2018年11月10日,殡葬本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般人是不太愿意谈的,但现行的殡葬方式弊病很大,一是花钱不少(当然管理部门是挣钱的);二是安葬不好,需经数次折腾;三是不利环保,虽说火化了,但安葬时依然继续用石棺(或水泥棺)椁,并且某些场所(比如公墓)还沿袭旧习圈坟立碑,占用大量土地,出现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四是不能一劳永逸,给后代留下麻烦。坟头、碑的保留不仅给他人带来心里不悦,也给后人清理带来了麻烦,试想一下一代代人的死去坟碑不断增多不清理的话要占用多少土地?以往留坟不留碑的方式是比较环保的,几代人的悼念过后会被淡化遗忘的,后人随时可以平掉以作为耕田,并且传统的木棺易腐烂而不影响作物,而现行的采用石棺(或水泥棺)需做再一次的清理。

树葬

树葬

谁都想死后能找一永久安身之所,但现行的殡葬方式却让死者不得安身,即便是遗骨,也还常常让其亲属为其纠结,因为不知道那里是其最终归属。

万物人生,终了归寂。寂,就是沉寂,就是入土为安,长眠地下而不再被折腾。现行的方式是火化后依然保留骨灰,骨灰若存放,需年年缴费;若公墓存放却只有20年的租期,20年后需再行缴费,否则不被清理是不可能的,因为理论上要想不被清理那就的世世代代交费下去,说白了就是公墓要继续挣死人钱,网上盛传死不起,想想还真是这样,有谁又能在其活着的时候为其身后安身的场所交足千千万万年的费用呢?

葬,原始词意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葬本身就是一个最终去处的词,但现行的所谓火葬场并非是最终去处,说白了就是个火烧场,烧后还需进行传统程序——埋葬,葬所何方?对手无寸土的人来说还真不知葬向何方?租用公墓吧只20年租期,又是如此的高价,这不明摆着折腾死人其实质是在折腾活人吗?暂且不说这租期太短,只20年,就是延长一下70年好不,那这遗骨不也还是要再折腾一回吗?这种临时场所的安置还能称的上是“葬”吗?

海葬

海葬

回归自然吧,回归自然到我们这一辈怎么就这么难了呢?活着不易,死了还难,这绝不符合自然之常理,既然这个世界上允许人们生出来,那么就理应允许人们死后有土埋葬,那怕是一寸土地,那怕是不立坟头。我们不敢奢求“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只求得一处。

笔者以为,安葬方式改革,需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简捷、节能、一次永久性、环保、公益性结合的原则。

首先:人死后家人的悼念就是为了寄托一种哀思,哀思纪念其实是可以放在心里的,那么对火葬者来说,骨灰就没有保留的必要,因为保留了最终还是要被清理或是处理。与其这样,骨灰就没有必要收存。

其二,提倡直埋树葬,树葬是指把尸骨包裹苇席深埋在一指定的树下,或把骨灰撒在土壤里,上面种树。树葬无需棺椁墓穴,只需在树上做一记号即可。亲属纪念的话每年只需浇水、修剪(不提倡烧纸),使树木茁壮成长,这种方法既绿化又环保,也少了后人清理的功夫。

其三,还有海葬,就是直接将骨灰洒向大海,这种方式不占地,不留坟,也是值得提倡的方式。

不赞成强制实行火化,理由是人体本身就属有机物,可自行腐化而变成肥料,而火化需另外消耗油品,又会产生烟尘异味,这种以有机物烧有机物的方式是一种能的浪费,不仅浪费能源,还平添了污染,并且还给某些垄断行业增加收费赢利借口。

对因传染疾病而死,为了防止病菌扩散,就不要直埋了,由医院开出证明,遗体直接去火化场火化。火化费用由政府统一出,对民众是全部免费的。骨灰就不提倡收了。

赞成树葬,可从城市周边或是铁路道旁需要防风的地方辟一片场地(无需良田),人死后可先行直埋,待到植树季节家人可购买某几种指定树苗去种上,不活的可补种,此片种满,可另辟新片,如此年年种树不断,树即形人,人即形树,既方便亲属祭奠,又能绿化环境,节省费用,方便可行,并且此种方法,一劳永逸,不给子孙留下清理负担,应当大力提倡。

最后要说的是,国家应立法坚决取缔石棺(水泥棺)等埋葬方式,取缔一切留坟立碑,对已有的要采取措施一律清理,因为你即便立了碑,最终还是会被后人所清理,历史上就有碑变成了铺路石,让人千踏万踩的。历史经验是,修的再好的陵、墓,也总被挖、被盗、被破坏,或被研究展示,不是吗?即便是皇陵也不例外,而那曾经精心安置的尸骨,此时早已不知了去向。故而坟、碑都不可能太长久,若想让后世景仰、牢记,不若在世时多干对社会有益的实事,留下一个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