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媚出生于蕲春县管窑镇,现为国家民政部101研究所研究员,也是我国殡葬行业首位女博士,全国三八红旗手。先后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其它20项科研项目研究,主持承担过7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收录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研制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环保的遗体防腐剂,已在国内部分殡仪馆推广应用。
荣获三八红旗手留影
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2006年周雪媚博士毕业后,成为一零一研究所基础理论研究室一名科研工作者。十几年后的今天,她仍然清晰记得跟着前辈研究人员去殡仪馆调研消毒卫生状况的情形。
在广州殡仪馆整容化妆间,她第一次接触遗体。“当时我甚至不敢睁眼看,拿棉签的手也不停颤抖。我给自己打气,全国几万名殡仪职工每天都面对遗体工作,他们不怕,我也不能退缩!很快,我克服了心理障碍,顺利完成采样。过了这一关,后来再也不怕了。”
周雪媚和同事先后深入全国50多家殡仪馆,采集样本数千份。细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殡仪场所病原微生物污染严重。
他们曾从殡仪职工手部患有皮炎的位置采样分离出1万多株细菌,曾从防腐整容间的水龙头上分离7000多株细菌,从遗体口、鼻分离的细菌更是难以计数。而从一只干净的手上分离的细菌不过五六十株。
“在南方某殡仪馆,一些殡仪员工洗手方法不科学,洗后手上细菌不减反增……殡葬行业的人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病原微生物,一线员工防护意识差,缺乏基本卫生知识。”
一组组数据,一幕幕场景,让周雪媚忧心不已。她曾看见一位女殡仪职工在为逝者做整容化妆后直接在操作间喝水,于是就提醒她,这样做不卫生。而对方却不以为然:“殡仪职工哪里讲得了卫生防护呀!”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周雪媚,“他们不仅需要保护身体健康,更需要心灵慰藉。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从此,周雪媚持续关注殡仪职工卫生防护状况,开展系列研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殡仪场所生物性污染综合性控制技术研究”;——“我国殡葬行业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技术研究”;——“我国殡仪场所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与干预措施研究”;——“殡仪职工手部卫生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研究”…………
周雪媚参与或主持的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持续围绕殡仪职工卫生防护这一方向展开。
她研读大量资料,试验分析多项卫生防护技术,研究适合殡仪场所的消毒技术方法,推动制定相关卫生技术规范,旨在为保护殡仪职工健康提供专业保障。
在回访中,她把科研数据拿给殡仪职工们看,并开展相关培训。在科学数据面前,殡仪职工们很是震惊,培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看到殡仪职工纷纷主动做好卫生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我感到非常欣慰。”周雪媚说。
2019年,她着手研究消毒机器人,技术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消毒机器人在医院被广泛应用,消毒效果好但价格昂贵,一台消毒机器人50多万元。我希望通过我的研究,把价格降到一台五六万元的标准,让殡葬行业能用得起。”周雪媚说。
下一步,她还计划申请项目,对殡仪场所耐药菌进行筛选。“殡仪职工最大的健康风险是多重耐药菌。很多人在去世前持续接受抗生素治疗,体内存在多重耐药菌。这在医院都是防护重点,殡葬行业也应高度重视起来。”周雪媚说到这里脸上闪过一丝凝重。
“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周雪媚博士这句话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许,简短的话语里包含着她的初心与使命吧。
这就是殡葬科研的价值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周雪媚颇为看重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研制的遗体防腐剂,这也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成果。
“目前,大多数殡仪机构采用以福尔马林为主要成分的防腐剂,优点是防腐效果好,但易使遗体皮肤组织变硬、颜色变深,还容易造成整容化妆室等场所甲醛超标,对殡葬职工的身体有危害。”
周雪媚想研发新型防腐剂,既让逝者留给亲人安详的容貌,又让殡葬职工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护。她查阅大量文献,和同事们筛选出几种不含甲醛的新型防腐剂配方,并进行大鼠实验,经过艰辛努力,终于研发出新型防腐剂,可以保障实验对象身体柔软、组织结构完整、无异味。
基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玉光博士回忆这项研究时,对周雪媚的赞扬溢于言表:“周雪媚做起实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简直就是个女汉子。当我靠近解剖的大鼠时,一股恶臭袭来,让人几近呕吐。而周博士却镇定从容地完成了解剖、切片、观察等实验步骤。”这款新型防腐剂在殡仪馆试用,效果良好,已经为多家殡仪馆使用。
2018年朝鲜“4·22”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周雪媚和同事王永阔作为消毒、防腐、整容方面的科技专家,赶赴沈阳参与善后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当被问及她怎样看待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与殡葬业的关系时,周雪媚这样回答:“为殡葬行业提供科技支撑,带领行业朝着绿色、环保、科技、文明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殡葬科研的价值。”
我只是科研团队中的普通一员
这是一份远超过普通研究人员的成绩单:
——主持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发表30多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SCI收录8篇;
——获发明专利20多项。
是什么让周雪媚在奋斗的征途上斩获颇丰?“我们研究所平台好,只要你想做,总有事情做。”周雪媚说。
一零一研究所党委书记袁德揭示了周雪媚取得丰硕成果的奥秘:“一个优秀人才,背后往往有一个优秀的集体,犹如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出优秀的个人。”
周雪媚所在的基础理论研究室,连续10多年被评为先进处室,这个处室有3位博士,拥有副研究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达67%,每年产出研究成果也是全所最丰硕的。
“做科研需要集体的力量,我只是科研团队中的普通一员。研究所在殡葬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前瞻性工作,我的研究是在这些科研成果基础上开展的。”这是周雪媚眼中个人与“土壤”的关系。
“她是所里的科研骨干,科研能力比较强,善于钻研。非常专注,遇到问题总是迎难而上持续推进。”与周雪媚共事10年的李玉光博士这样评价道。
“要把更多先进技术引入殡葬行业,逐步改变行业落后面貌,这是殡葬科研工作者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的地方。”周雪媚心里始终坚守着这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