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生命的归宿。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死了之后怎样安葬便成了一个问题。殡葬,也就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 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对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殡葬服务机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基本上实现了由事业单位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方向转变。殡葬服务机构不断深化改革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殡葬服务业初步形成。近年来殡葬单位的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殡葬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殡葬行业已形成有60万多名职工的新兴特殊服务行业。所以,依法制定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殡葬管理,对加大我国殡葬改革力度,有效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倡导移风易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我国殡葬管理改革的五点思考

对我国殡葬管理改革的五点思考

一、我国的殡葬管理及其发展

殡葬亦称“丧葬”,其含义是指人们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方法和对死者的哀悼形式。殡葬管理的主体是指殡葬管理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活动的实施者。我国殡葬管理的主体按照《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而殡葬管理的客体是指殡葬管理的对象,及丧事活动的当事人,管理的内容则为对丧主举丧形式和对遗体处理方式的管理。殡葬管理是由殡葬改革、殡仪服务和殡仪设备、丧葬用品的科研与生产等三方面组成。其中殡葬改革在殡葬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再从我国殡葬管理的目的:通过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发展殡葬事业达到保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保护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说到殡葬管理的任务则为使殡葬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群众,通过对殡葬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剧烈之世纪,期间,西学东渐,国人一时仰慕西风,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和生存环境。中国社会的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反映到中国的殡葬领域,产生了所谓的殡葬改革。西方近代文化包括殡葬服务方式也传入,其中对中国殡葬领域影响较大的是殡仪馆、火葬场和公墓的建立。它们使丧事办理走向社会化,并推动了中国火葬葬式的重新兴起。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的人民政府迅速医治百余年的战争创伤,并荡涤着几百年遗留下来的社会积弊,其中包括殡葬习俗的改革,发起了一场向旧传统的全面宣战。

在今年的两会的例行答记者会上,总理说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可见,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仍属发展中国家,人均拥有的财富量还很低。因而, 保护环境,爱护土地和木材资源,勤俭节约发展生产,这就构成了我国推行殡葬改革的必要性。

新中国的殡葬改革大体上可分为倡导实行火葬,殡葬改革在曲折中发展,殡葬改革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殡葬改革的全面深化这四个阶段。其间,我国的殡葬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殡葬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殡葬法规和标准从无到有;火葬面积由小到大;丧俗改革不断深化;公墓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殡葬机构逐步健全;殡葬教育形式成立体化层次,殡葬宣传、科技广泛开展……

二、目前我国殡葬管理改革的成就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支持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殡葬服务机构不断深化改革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殡葬服务业初步形成。我国殡葬改革取得了以下成就:

(一)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公墓管理实现新突破。公墓建设的严肃性、依法管理能力得到了增强和提高;各类公墓底数得以摸清;出台了一些新举措,促进了公墓平稳健康发展;经营者守法意识和公墓经营管理水平得以强化和提高。

(三)平安清明取得新成就。初步建立了良性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有效互动的应急管理体系;探索创新了清明节工作管理服务模式;逐步树立了文明祭扫新风尚;集中推出了一批惠民殡葬政策。

(四)行风建设有了新举措。一是规范流程,优质服务;二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三是服务公开,规范收费。各地还倡导文明节俭治丧,推行绿色生态葬法, 削减不合理收费项目,促进了殡葬改革和殡葬服务龚整体水平的提升。

(五)绿色殡葬取得新进展。绿色殡葬意识逐渐提高;绿色殡葬管理继续加强;绿色殡葬活动丰富多彩;绿色殡葬科技成效显著。

三、目前我国殡葬管理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建设的推进,殡葬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部分,过去旧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丧葬需求不相适应,殡葬行业延续了半个世纪的由民政部门主管主营、独家垄断的局面开始受到多元化竞争者的挑战,加之近年来社会力量介入殡葬服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殡葬管理面临着不适应的问题。

(一)对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认识有待提高。火化尚未全面推开,土葬占用了 大量的耕地和山林,耗费了大量的木材;毁林建墓、毁田造墓、滥建公墓和乱埋乱葬、骨灰装棺二次土葬的问题日趋严重;一些地方对殡葬事业科学发展认识存在偏差。

(二)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群众对平抑殡葬消费价格的需求日 益迫切,对殡葬服务设施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殡葬服务的多样化、人性化、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一些县级殡仪馆、火葬场经营方式落后、管理粗放,服务档次基本处于只能提供简单火化的现状难以满足群众对其的要求。

(三)殡葬科技进步需求越来越迫切。殡葬行业即是公共服务业也是环保行业, 为加强殡葬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完善殡葬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殡葬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大殡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殡葬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等必将成为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四)殡葬服务市场监管有待加强。公墓过多过滥,公墓市场混乱;一些殡葬服务机构管理不善,服务质量差,收费高捆绑式和强制消费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地方的领导和群众殡葬法规意识淡薄盲目兴建殡葬设施,擅自转让殡葬设施经营管理权等做法,给殡葬管理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隐患。

(五)丧葬习俗改革有待加强。封建迷信活动、大操大办之风有所抬头,殡葬用品市场管理混乱殡葬环境令人堪忧;我国现行的管理法规中,对什么是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文明健康的丧葬风尚等尚缺乏明确的界定。

四、对我国殡葬管理改革的五点思考

就我国殡葬事业发展及其改革面临着良好机遇及诸多挑战的时机,按照“讲大局、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的总体要求,以切实提高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在此,笔者对我国殡葬管理改革的五点思考:

(一)建立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殡葬管理体系。首先当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殡葬工作规范化;二是要深化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殡葬管理体制;三是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殡仪服务水平;四是坚持协会宗旨,发挥殡葬协会在深化殡葬改革中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不断深化丧俗改革。深入宣传发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心理抚慰,用典型教育引导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对实行殡葬改革的认识;不断加强殡仪服务组织建设,满足人们的殡仪消费需求;注重创新祭扫方式,倡导平安和文明祭扫。

(三)重视殡葬科技工作,以达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共识。倡导“绿色殡葬”,大力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堂等生态型或环保型的殡葬方式;重视文化、殡葬设备用品研发,注重殡葬技术的革新,充分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建立殡葬与环境科学的技术体系。

(四)加强殡葬人力资源建设,壮大殡葬从业人员队伍。健全殡葬技能人才建设体制机制;关注人才,形成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殡葬职工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技能;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断拓展殡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注重崇尚技能、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的培养,促进殡葬技能人才的成长,在技能型人才队伍中加强行业交流。

(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殡葬改革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殡葬改革路径。由于国情不同,许多发达国家已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殡葬管理模式和绿色殡葬方式,从中总结出对我国殡葬改革的启示:在发展方向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市场化进程中突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法制化建设进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在整体改革推进中兼顾民俗与地域差异。

结语: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共存。殡葬管理改革的步伐正进一步加快,为适应竞争形势,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法制、行政手段并用等办法循序渐进,有破有立、先立后破,使人们逐步适应新的殡葬方式。不久的将来,中国殡葬事业必将走上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