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郑州市民纷纷走出家门,以各种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与往年相比,今年郑州清明祭扫将呈现出文明、绿色、低碳的新风尚。
鲜花祭扫成主流,文明新风拂面来
在郑州市殡仪馆、各公墓等地,以往烟雾缭绕、鞭炮声声的场景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鲜花簇拥、安静肃穆的景象。市民们手捧鲜花,有序排队,依次进入墓区祭扫。
“用鲜花祭奠亲人,既环保又文明,还能表达哀思,我觉得很好。”市民李女士表示,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倡导文明祭扫,市民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鲜花祭扫已经成为主流。
网络祭扫受青睐,绿色低碳寄哀思
除了现场祭扫,网络祭扫也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郑州市民政局开通了网上祭扫平台,市民可以通过网络献花、点烛、留言等方式缅怀先人。
“网络祭扫很方便,不用出门就能表达哀思,而且还能保存下来,随时可以查看。”市民王先生说,由于工作原因,他无法回老家祭扫,网络祭扫为他提供了便利。
错峰祭扫避拥堵,安全有序度清明
为应对清明祭扫高峰,郑州市相关部门提前部署,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祭扫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各殡葬服务机构延长服务时间,增设服务窗口,并安排志愿者引导市民错峰祭扫。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交通疏导,确保祭扫路线畅通。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先人的节日,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契机。
郑州市各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述革命先烈故事、诵读经典诗文等方式,引导学生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要传承好、弘扬好传统文化,让清明节成为传承家风、培育新风的重要载体。